9月7日,在杭州举行的新网商峰会上,阿里研究院联合《天下网商》、淘宝用研发布了主题为新生态、新网商、新引擎的《2015年网商进步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新网商已经成为了经济新正常状态下的新引擎,进步呈现出六大趋势。
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 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出席峰会介绍,新网商是指可以迅速适应网络、云数据年代的商业变革环境,有效选择和运用各类电商及网络工具,在数据管理、社会化协作、组织变革、商品革新、顾客服务、品牌推广等方面可以持续进化,进而将它转化为商业角逐优势的企业或个人。
现在中国网商营业规模越来越迈入十万亿量级,网商进步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帮,从业者数以千万计。
网商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报告》指出,当下新网商的进步呈现出六大趋势。
其一是O2O全途径融合;其二是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其三是围绕买家展开社会化协作;其四是商品微革新、快迭代;其五是品牌和服务成为企业标准配置;其六是生态化治理模式成为可能。
当下,云、网、端已成为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云数据发育为新型生产要点,大规模、社会化的全新分工形态出现,商业从机械化系统向生态化系统演化,生产效率达成全方位提高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财富。
人类商业社会开始进入无商不电的新年代,网商存活进步环境正在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向高级、低能量向高能量进化,这也代表着全球商业生态的进化方向。
网商也已经成为了经济新正常状态下的新引擎。
与宏观增速放缓形成对比的是,电商市场仍然维持迅速增长。
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商市场买卖规模12.3万亿元,预计将来几年将维持平稳迅速增长,2018年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24.2万亿元。
自2004年网商 定义初次出现以来,随着网络与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网商群体得到了快速的进步,网商群体获得了不平凡营业额,网商的能力和价值不断增强并通过各种途径为大众所认同。
网商群体也历经了浮现(2004)、存活与立足(2005|2006)、步入崛起(2007)、走向生态化(2008)、走向社会化(2009)、个性化分裂转变(2010)、企业家化(2011)、小即是美(2012)等进步阶段。
此次新网商峰会由领先电子商务行业媒体《天下网商》主办,阿里巴巴合作支持,阿里研究院、淘宝大学、天猫智囊团、阿里音乐协办。
两天的峰会期间,阿里巴巴集团多位高管及商界重量级嘉宾出席。
新网商六大趋势 1、线上线下:O2O全途径融合 进入2014年,互联网+年代正式开启,O2O成为线上和线下完美整理的效果最好方法。
信息和实物之间、线上与线下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加紧密。
传统IT年代,沃尔玛、Zara、戴尔已在Supply chain协同上做出典范,但它们的成功并不是所有中小微型企业可以效仿。
而网络天然就是低本钱的数据流动平台,基于数据全步骤推荐的小企业Supply chain协同成为现实。
产品流通路径正在缩短,特别是面向个人用户的消费品范围,产品从工厂到用户手里无需经过任何中间商。
将来,虚拟工厂、虚拟制造、互联网制造将成为现实。
2、数据管理: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 依托网络搜引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结合地方LBS服务,云数据可以预测顾客的真实需要。
这与传统的商业智能有本质不同,不止是对量化的数据统计剖析,而且要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追踪,借助语义数据进行文本剖析、机器学习和近义词挖掘等,达成真正意义的常识管理。
3、组织协作:围绕买家的社会化协作 与工业年代的传统企业规范相比,合作伙伴规范及协同创业规范、内部创业及革新规范更要紧。
另外,信息优势的消失,致使雇佣关系发生变化,使组织各利益主体在合约层面趋于平等,权力义务关系日益平等,也将对市场组织的变革和进步提出新的需要。
商盟作为网商这一新商帮的自发组织,将继续广泛发育,促发网商内部打造起积极、深入的联系。
传统产业体系下,商业活动围绕少量要紧数据展开,企业之间的协同是单向的、线性的、紧耦合的控制关系。
品牌商处于价值链核心,对Supply chain推行控制。
网络体系下,数据产生是全方位、实时、大量的,企业间的协作需要像网络一样,网状、并发、实时的协同。
4、商品革新:微革新、快迭代 通过网络与用户近距离互动,通过云数据为用户深入全方位画像,围绕客户体验展开很多碎片化、细分化的商品与服务革新,才能更为贴近市场需要,引领革新前沿。
5、品牌服务:成为企业标准配置 以淘宝用研的调查为例,更多淘宝卖家开始塑造品牌:2013年只有4.3%的卖家明确正在塑造品牌,而到2014年,有17.9%的卖家在塑造自有商品品牌、12.3%的卖家虽然没注册品牌但已经在塑造门店品牌。
除此之外,近五成的卖家2015年筹备重点进步服务。
6、自治责任:生态化治理模式成为可能 信息年代使多中心治理成为可能,交易网站和有关信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在治理中发挥关键的承上启下用途,开放、透明和推荐使网商自我约束的愿望和力量大大增强,自治和柔性规则在互联网世界成为可能,传统范围法律和规则的强制力在网规中被互联网自治不同程度地取代。